怀来普仁综合门诊部欢迎来到怀来普仁综合门诊部网站

普仁综合医疗

是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服务热线: 0313-6809966
服务热线: 13180397689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新闻
caseXqBoxCenterLmenu

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2022.08.03
阅读:131次

  原标题: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占*比重近30%

  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经济新方位)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重从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1年的近30%,持续保持**制造大国地位。”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表示,这十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这种体系完备、配套*、组织协作能力强的优势在应对新冠疫情等外部冲击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

  “十年来,我国市场主体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王伟介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骨干*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制造业单项*企业。

  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向*创造迈进步伐明显加快

  十年来,我国工业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档次都有了*提升,*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汽车等中高端产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0.78亿辆大幅增长到当前的3.1亿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连续7年位居**。2021年我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2.7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和十年前相比,*的手机无论是外观、性能还是使用体验都有了质的飞跃。”王伟说。

  与此同时,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制造业集群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发展载体加速形成。目前,*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三成,这些基地和集群在增强我国制造业供给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十年来,*制造向*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研发投入2500强。

  从创新体系看,我们已布局建设2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从创新成果看,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十年,通过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说。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迈进。深入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持续实施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和重点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开展109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增值的占*,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十年来,我国大型飞机、载人航天、电力装备、*数控机床等领域均实现创新突破,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十年来,我国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成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数字工厂,实施305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420个新模式应用项目,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初步建成*、省、企业三级协同的工业互联网*技术监测服务体系。2021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和25.9个百分点,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加快建成,智能制造应用规模**,石化、钢铁、建材等行业已拥有一批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独步*的*企业。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十年来,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我国累计推广约2万种绿色产品,创建近3000家绿色工厂,培育近200家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累计制定644项节能与绿色发展行业标准,初步构建形成绿色制造体系。通过推进化工、机械、电子、家电、食品、纺织、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实施三批366个重点项目,推荐2000余种*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相关企业能耗、水耗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的60%左右。通过持续努力,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3日 02 版)

  (责编:赵欣悦、岳弘彬)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